7月24日,国新办举行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。
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滔在会上介绍,近年来,国家医疗保障局在着力减轻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负担的同时,也更加注重发挥医保鼓励、支持、引导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的作用,积极推进医疗、医保、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医保部门持续推进支付方式改革,目前与医疗机构的结算按病种付费已基本实现全覆盖,基金支付实现了从“后付制”到“预付制”、从传统的按项目付费到按病种付费、从被动付费到主动付费的转变,促进医疗机构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。医疗机构住院服务更有效率,诊疗行为更加合理,2024年,基本医保基金支出2.98万亿元,患者个人负担同比下降5%左右。
李滔介绍,近年来,医保基金支出持续稳定增长,不仅为广大参保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了坚实保障,也为医疗机构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。医保部门改革支付流程,会同财政等部门建立了医保基金预付金制度,指导地方推进即时结算改革,进一步减轻医疗机构垫资压力。一方面,从“事后付”转变为“事前付”,医保部门向符合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,提前预付1个月左右的医保基金。2024年至今,全国已预付医保基金超过1700亿元。另一方面,从“按月结”转变为“即时结”,将医保部门与定点医药机构的结算周期从以往的30个工作日压缩到不超过20个工作日,部分地区还实现了医疗机构申报“次日结”。截至目前,即时结算已覆盖全国91%的统筹地区、48.48万家定点医药机构,拨付金额5948亿元。此外,医保基金年度清算连续提速,清算完成时间较“十四五”初期提前半年左右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