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重庆:到2027年 力争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营业收入达到7000亿元】7月16日,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近日就《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“渝链智擎”行动计划(2025—2027)》公开征求意见。其中提出,到2027年,我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取得实质性进展,力争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营业收入达到7000亿元,集聚智能网联新能源零部件企业1000家,其中智能驾驶、智能座舱、智能车控、车路网联、电驱、电制动、电转向、热管理等汽车电子零部件企业500家,夯实基础设施建设、人工智能及汽车软件、车路云一体化建设、物流出口服务、检测维保电池回收服务等5大支撑,形成“1000+500+5”的全新产业链体系,全面构建整零协同、软硬结合、场景牵引、数字赋能、自主创新、品牌提升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,为我市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提供有力支撑。
【机会前瞻】
7月16日,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《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“渝链智擎” 行动计划(2025—2027)》(征求意见稿),提出到2027年实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营收7000亿元、集聚企业1000家的核心目标,其中智能驾驶、智能座舱等汽车电子企业占比达50%,形成 “1000+500+5” 的全新产业链体系。这一政策标志着重庆在打造 “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” 的征程中迈出关键一步。
《行动计划》围绕 “整零协同、创新驱动、场景牵引” 三大主线,部署15项重点任务。在整零协同方面,明确到2027年本地配套率提高20个百分点,鼓励长安汽车、赛力斯等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联合研发智能座舱、智能车控等产品,通过释放采购订单带动配套企业升级。例如,赛力斯与华为联合研发的问界M9已实现智能驾驶与座舱系统的深度融合,其搭载的乾崑智驾ADS4.0 系统将于9月推送,端到端时延降低50%,通行效率提升20%。
在技术攻坚领域,计划突破50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,建成5个市级创新综合体,重点攻关智能底盘、车规级芯片、汽车软件等 “卡脖子” 环节。例如,重庆将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,到2027年建成感知路口600个、覆盖道路2500公里,并通过OTA升级实现2万辆在用车辆具备协同预警功能。同时,培育人工智能及汽车软件产业,目标打造50个核心竞争力软件产品,支持整车企业在飞行汽车研发、自动驾驶训练中应用AI大模型。
产业集聚方面,渝西地区将重点发展零部件总成,目标2027年企业数量达500家;中心城区聚焦高附加值产品,万州区、涪陵区等则布局动力电池及轻量化材料。金融支持同步发力,计划新增上市企业5家以上,推出25项定制化金融产品,并依托2000亿元母基金设立专项子基金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