界面新闻记者 |
国资入主、并购重组、新老交替、业务重构……今年年内,证券行业高管人事“变动潮”持续。
7月4日,德邦证券官网公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名单。原副董事长兼CEO武晓春担任公司总经理兼财务总监,代行首席风险官职责;原高级副总裁、董事会秘书、首席人力资源官朱瑾继续担任原职;原副总裁陈凌云和孙超担任副总经理;丁丽琴仍担任合规总监一职。
总体而言,德邦证券核心管理层基本延续“原班人马”,唯一核心岗位发生变化的是原总裁左畅。有接近德邦证券的知情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:“左畅仍将在德邦证券旗下子公司德邦基金、德邦资管任职,继续担任德邦证券子公司管理职务。”
公司方面解释,本次变化主要体现在对总经理职级体系的规范统一,是其董事会换届后对管理职能进行的优化调整,以适配国资国企监管体制,科学厘清权责边界,提升决策的规范化与高效化。
德邦证券“拥抱”山东国资是近年来地方国资收购中小券商股权的代表性案例之一。
今年5月29日,德邦证券在济南召开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董事会,山东财金集团提名的4名非独董和2名独董全部当选。董事会规模从9人扩至11人。山东财金集团董事长梁雷出任德邦证券董事长,原德邦证券董事长金华龙任副董事长。
“券商高管调整是市场化改革与国企整合的必然结果。股权变动后,新股东往往通过人事布局强化控制权,既保障业务连续性,又要适配国资监管体制。”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点评称。
今年以来,证券行业高管“变动潮”已从年初持续至今。就在德邦证券公布高管名单的名单前一天,亦有三家券商同日发生高管变动——括华福证券原总裁黄德良升任党委书记、董事长;国投证券原总经理王苏望履新党委书记、董事长;大和证券(中国)总经理耿欣离任,由董事长野吕濑元太代管。
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,2025年,至少有包括中银证券、国都证券、德邦证券、中邮证券、国海证券、长江证券、华兴证券、中原证券、中信建投、粤开证券等十余家券商董事长发生变更;此外,爱建证券、金圆统一证券、国都证券、东海证券、方正证券等十余家券商总裁/总经理一职也发生更迭。
不难看出,除了到龄退休等“新老交替”因素之外,今年内,股权变更与并购重组已正成为券商高管更迭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当前,随着国资入主中小券商,股权变更引发治理重构,其代表性案例除山东财金入主德邦证券之外,还包括湖北国资接手长江证券引发的高管变动。今年3月,长江证券原董事长金才玖卸任,该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刘正斌代为履行职务;在并购重组方面,在浙商证券完成对国都证券的收购之后,今年5月,浙商证券总裁钱文海出任国都证券董事长,2月,原浙商证券副总裁张晖空降国都证券总经理,推动管理架构融合。
总体而言,高管变动可能带来新的管理思路和发展战略,推动机构优化业务布局,而与此同时,高管变更也可能带来短期的团队磨合与业务调整压力。
从行业层面看,随着券商并购重组不断涌现、部分并购案例已由股权收购推进至公司治理阶段,如何有效进行企业合并重组后的组织结构整合与优化?
田利辉向界面新闻记者进一步指出,平衡利益的关键点在于股东高管协同、治理结构优化和激励机制设计三方面:
一是国资应扮演“战略引领者”,而非微观干预,要通过政策资源赋能,而非替代其市场化决策;二是完善“一委三会一层”架构,强化董事会授权机制,避免职能重叠。同时混改引入多元股权,降低“一股独大”风险;三是高管薪酬需“固定+绩效+股权”组合绑定长期利益;员工则通过培训、岗位优化稳定队伍。总之,并购重组中的券商需在“政策导向”与“市场化运营”间找平衡点,通过科学治理实现多方共赢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